查看原文
其他

女儿上学校——兼论美国的初等教育特点

楼兰 视角 2018-07-30

我离开中国之前,刚费了不少劲把三岁半的小女儿送进北京一家挺不错的幼儿园。一年多之后,当我在美国再见到她时,感到国内良好的幼儿早期教育已对女儿启蒙非浅。可我们这些初来美国的父母却失去了往日在国内的地位关系又没钱,对能否让孩子在这个国家受到更好的教育真是茫然。

 

义务教育普及全国


经过多方咨询,发现美国这个所谓教育高度普及的国家确实为所有学龄儿童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免费公立学校教育,美国的公立学校完全是政府出资,不仅不收学费,连书本都免费供应,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免费早午餐。因此孩子们不论家庭贫富都能享受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美国的学校体系与中国有所不同,有些州的公立小学除了一至五年级外,下面还设有两班幼稚班(KINDERGARTEN),因此四岁的孩子就可进幼稚小班,下一年升入大班,六岁时则正式上小学一年级。幸亏如此,在国内还是幼儿园年龄的四岁半女儿已能进入免费的美国公立小学了,因此我们不必为她的托儿费发愁。我们居住的波士顿地区还是美国公立学校和双语教学的诞生地,教学系统完善。不过那时女儿的中文已呱呱叫,英文却完全不通,而且她对陌生的环境尚怀惧怕,表示先不想去上学。我们考虑 不必给孩子太大压力,反正她还未正式上小学没有怕落课的担忧,而且她爸当时刚来美国尚无工作可以在家陪伴她一段,就没有急于联系她上学之事。


几个月后,整日在家没什么小朋友可玩的女儿已感到孤独,只要带她出去儿童游乐场或公园博物馆等有其他孩子的场合,她一定要和并不相识的小朋友们玩上一会儿,就是到儿童医院看病,她都想和那些歪歪倒倒手脚不全的小病号玩。我们告诉她如果去上学就能认识很多小朋友,这一次她很痛快,自己提出要去上幼儿园了。

 

幼儿教育启蒙为先


我一直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送女儿去上美国学校的情景:我陪她乘校车来到学校,这是一家有中英双语班的公立小学,但双语班讲的是广东话,在北京生长的女儿还是听不懂,因此她宁可上普通英语班,我们选这家学校只是为了必要时能有中国老师来帮帮她。女儿班上的老师是位黑人女士,约三十初头年纪,身材和相貌都不出色,听说女儿几乎不懂英语,那老师先皱了眉头。老师召集小朋友听故事做游戏,女儿的两眼却总是望着我,我撤退出门时见到女儿眼泪汪汪,可我只能下狠心扬长而去。幼稚班只上半天课,等我乘公共地铁刚回到家,送女儿回家的校车也到门口了。问女儿第一天上学的感想,妈妈走后有没有哭,她说:“我想哭也没用,只得靠自己了!”问她是否还愿意去学校,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对工作学习繁忙的父母来说,半日制的幼稚班实在解决不了多少托儿问题,每天只有不到三小时,还不够来回接送她上校车耽误的工夫呢,不过这却是孩子集体生活的适应期,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启蒙期,尤其对刚来美国的外国孩子来说,在以听说训练为主的幼稚班时期练好了英语,也免得上小学之后跟不上班。美国的幼儿班完全是育教育于娱乐之中的启蒙式教学,整天说说唱唱,听故事涂颜色,看起来没学多少实用的知识,可孩子们还是在游戏中学会了数字、英文字母和一些单词,还跟着电脑学拼读发音。女儿从幼稚班毕业时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日常词汇比我还多,并作为班里的优秀生获得了奖状,也交了不少小朋友,性格变得开朗了,那位其貌不扬的黑人女教师还真教育有方!

 

鼓励创造列为首要


女儿该上一年级了,我们为她换了一间学校。原先那间学校因有中英双语班,因此亚裔(主要是华人)学生占了一半,其余的学生中有不少黑孩子。在美国这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中,孩子们从小就得学会与各族裔小朋友友好相处。我对黑人弟兄并无歧视,更不敢小看自己的华人同胞,不过考虑到女儿英语已过关,用不着再沾双语教育的光,而且一些黑孩子有时确实会欺负外族人,女儿生性文弱内向,我们怕她受了欺负也不敢说。新的学校是波士顿公立小学中白人比例最高的一家,但她班上的同学仍呈现着种族多元化色彩。


女儿一年级的老师是位四十多岁的白人已婚妇女,和蔼可亲举止高雅,但我最赞赏的是她的教学方法。记得开学不久,老师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除了说明本学年的教学计划外,还格外关照家长不能对刚开始小学学习的一年级学童要求过高,比如说不能要求他们每个单词都拼写正确,若出了一点拼写错误就横加指责,学生们就会因怕出错而不敢用没把握写对的字词。老师指出:“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思路,使他们初步掌握用词作文能力,扩大词汇量,因此要鼓励他们尽量使用更多的词汇,至于拼写准确性则是逐步纠正的过程。”这一点反映出中美教育方式的极大不同,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回想当年我们上小学时,一开始就得一丝不苟把每个字写对,作文或考试中每个错别字都得扣分,这虽有助于迫使学生尽快掌握字词的正确写法,但是否也压制了孩子们用词的创造性呢?而这种灌输式教学法在中国已根深蒂固,连我寄了引以为骄傲的女儿最初的英语作文回国,都被她在国内的外婆挑出几个拼写错误,并奇怪这种错字频出的作文怎么还能被夸奖?我只得通过长途电话和写信不厌其烦地向国内亲友解释美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思路与创造性,而不是个别字词的准确。女儿的作文常因思路新颖语句活泼流畅而受老师表扬,至于拼写错误虽然每次几乎都难免,但她错过一次的字词经老师改正后就永远不会再错。这种方法使她非常勇于使用新词难词,也使她由此学会了许多课堂上还未教的词汇。一年级结束时,她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都“出版”了若干本“著作”。这也是那位老师的一个好方法,她将孩子们的作文打印在纸页上,装订成册,再让学生本人配画作图,还象煞有介事地附上“作者简介”并贴上借书卡放在班级图书馆中供全班学生借阅。刚上了一年小学的女儿居然出了七、八本图文并茂的小书,真让我们不敢相信!

 

设施优良启发有效


教育永远是项耗资巨大的事业,美国虽富,教育经费也仍然没有满足的时侯,尤其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作为有孩子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家长,我们也是慢慢才体会出美国初等教育系统的优缺点。


客观地讲,美国学校的物质条件普遍比较好,校舍宽敞,设施齐全,装备现代化。开始我很奇怪:美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只是一栋楼房,旁边没有操场,若有片空地也是停车场,那么学生们到哪去上体育课呢。后来才发现这完全是老中的土眼光,人家的学校都有室内体育馆,起码有一两个篮球场大,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四季的体育课风雨无阻全在屋里上,难怪美国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成为一个热爱运动的民族。由于学校的设备好,电脑、科学等普及教育程度也比中国要高,女儿上完一年级时电脑玩得已比我还油了。学校的营养餐也值得称赞,每人一份密封包装,卫生而科学,每月还有张食谱,收费也很便宜,我们起初因收入低,女儿还享受了两年免费饮食。


美国的启发式教学也确有特长。例如我们当年在中国上常识课学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时,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美国的教学则完全不同,女儿上二年级时曾说:老师拿了三个花盆分别种下种子,两盆放在窗台上,其中一盆每日浇水,另一盆不浇水,第三盆虽浇水却放在不见光的柜子里;一星期后,三盆植物景况各不相同,老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这是为什么,孩子们都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我记得女儿回家后还很兴奋地描述那几盆植物,而且用她自己的语言把植物生长三要素说明得那么准确生动!通过这种从感性启发到理性深化学到的知识孩子们似乎永远忘不掉,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美国学生也比较善于自我总结而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不讲纪律提倡冒进


不过,美国学校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一点就是太自由,这当然也是美国这个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的通病,所以美国人对此习以为常,但对我们这些从一个提倡“师道尊严”的国家中出来的父母来说,学校究竟是个管教学生的地方,老师应该和蔼友善,可该严要求之处也不能放任自流;反过来学生也应尊重师长,听从教导,不能没大没小。美国的学校里却完全没有这一套,老师试图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对学生鼓励为主而很少批评,更不命令学生一切听自己的,因此如果学生觉得老师讲得不对可以发表不同看法,不管这学生说得对否老师都会表示感谢鼓励,下次学生们就更爱挑毛病了。要我们看这是鼓励孩子从小当众顶嘴,养成习惯那还得了!可美国人觉得这是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因此他们长大后嘴上没有把门的真正的畅所欲言。


另外美国人从小灌输的是法制观念和礼貌教育,“请”(PLEASE),“谢谢”(THANKS)等礼貌用语是从呀呀学语时就习惯讲的,如果破坏公物或打架伤人,孩子们会自然意识到是种违法犯罪行为。但在中国学校一贯强调的组织纪律性在美国根本不提,虽然学校也有条文校规,可对违章者却少有惩罚。这就要求老师颇有涵养,课堂往往热闹得象超级市场,越活跃的学生越被认为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的女儿性格内向文静,若在国内一定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可美国老师却常认为她参加课堂活动不够积极,经常她明知答案却不抢答就让别人占了先,有问题又不爱问,要不是老师对她的聪明智慧有所了解,准会被认为是反应迟钝。


我们中国人往往性格含蓄出言慎重还爱面子,答案不想得万无一失不会发表,问题问多了又怕别人以为自己笨,许多来美国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成年人因有此传统在学业上亦会吃亏。我念研究生时,不少门课程(尤其文科)的评分是作业和考试各占三成,而参与课堂活动却占四成,就算你作业和考试百分之百正确,总评也只能得六十分。而中国学生一般都不善于在课堂上争相表现,这到不光是由于语言的问题,更是一种既定习惯,我们在国内上学时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如有提问也得先举手,老师点到才有发言权,哪有大堂之上与老师或其他学生抢着讲话的?而这积习却往往使中国学生的总评成绩受影响。


中国小孩子也或多或少受到家长的言传身教,活跃冒进精神比不过美国同学,我们当父母的对如何引导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际上很是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具有与美国人平等竞争的能力,不要因过于羞涩温文而吃亏;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孩子真象美国人那样疯疯颠巅,会让我们看不惯,尤其女孩子总得文雅些为好吧!因而许多华人家长在不同的场合会给孩子不同的指示,有时恨不得是逼着他们去竞争--象显示学习成绩或才艺的各种比赛,一定要子女参加并得好成绩;有时又会指责他们太疯或参与太多社会闲杂活动--生怕孩子变得象美国人一样不听话。这种矛盾的双重文化教育会使年幼的孩子非常困惑而无所适从,这也是移民侨民和少数族裔儿童会出现成长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而学校的美国老师不可能了解各族裔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及特点,来美国不久的家长们又对学校系统 知之甚少因此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所以在环境转变和文化差异中如何让孩子受到正面教育还真是个严肃的课题。

 

无统一大纲 教师各显其能


许多华人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并以此来衡量学校教育的好坏,因而对美国过于放松的教育方式颇不以为然。我对此亦有同感,尤其我们中国人注重从小打下扎实的数理化基础,而美国小学的算术教学实在是不敢恭维,女儿上到四年级,让她算算买东西找钱还是一笔糊涂帐。另外美国学校中每个老师总是教同一年级,因此学生升一级换一位老师,这对老师来说备课容易,但对学生说来就得适合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尤其是美国学校根本没有统编教材也无统一教学大纲,每个学校每个班所用教材全是老师根据自己喜好而选购的,因此别说转学升级时课程衔接不上,就是同校同级的不同班也可能用不同教材有不同进度。这简直是民主自由得过分了点。


我的女儿二年级时因搬家又转了学,新学校虽然各方面条件都比原校好,但女儿感到数学课太慢,她本已学到千位数加减法并开始学乘法了,可这里的二年级还在两位数加减法上打转。但美国学校好的一点是“因才施教”,当女儿的老师发现她数学能力超过其他学生时,就对她单独教学。特别是她三年级的老师竟是位博士,这位未婚的老小姐面貌严肃,开始女儿似乎较难与她亲近,然而那老师却非常擅长数学教学,全班不过十几个学生却被她分作四个不同水平的数学组,最高班只有我女儿一个人,采用的教材确实很有深度,这一年女儿的数学提高很快,加减乘除都会了,而且还对智力开发性的数学游戏颇有爱好。


我们刚对女儿的数学基本功松了口气,她升级换了老师,这位四年级老师不再分等级教数学,为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教学进度可想而知。几个月后我让女儿做除法题,她竟然忘了如何算,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三年级学过除法,可四年级没再学,所以不会了。”真是误人子弟,怎么能越学越退步呢?但不能说四年级的老师不好,而是每位老师有其教学重点和擅长之处。四年级的老师擅长的是人文史地教学,一学年中学生们做了好几个工程浩大的“课题项目”。

 

科技史地课题五花八门


所谓“课题”(PROJECT)也是美国式教育的一个特点,每项由老师出大题目与要求,一般都既 有要写的又有要动手做的,而具体内容和形式则由学生自选回家完成,一两个月后交货,因此八仙过海每人做出来的都不相同,尽可能地发挥个人创造性。我女儿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做这类课题项目工程了,命题五花八门,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海,但都与科学教育有关,学生们通过这些项目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动手能力和美工技艺。


记得女儿二年级时的第一个大工程是有关太阳系的,要求写篇有关太阳或任一行星的报告并做个模型。带回家完成的课题无疑得家长帮忙,我也为女儿的工程建筑动了不少脑筋,光买材料的钱就快够买套现成的太阳系模型了。但女儿说老师要求必须是自己做的,不能买现成的,咱们当家长的当然得对此表示支持。女儿做的模型是个展示箱--在一面开口的纸板箱内装上宇宙背景,用线吊着摇摇晃晃的九大行星。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她这课题工程交上去准会镇人一头,可女儿回家后兴致勃勃地形容别人的作品:“婕妮的火星还会亮呢 !”“安吉拉的地球是个靠垫枕头,她说以后她可以枕着睡觉。”“汤姆的妈妈帮他把模型送到学校,你猜他们做的是什么?”--原来那孩子的九大行星是一盘烤点心,他母亲并建议展示过后就由大家分享,我女儿也尝到了天王星或是海王星的滋味。我们不得不对美国人的思想活跃和创造性强甘拜下风!


四年级时女儿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我们所住市镇的历史名胜,然后老师就要求学生做与这些本地历史遗迹有关的课题。为了女儿的课题我又专门开车陪她把本市所有历史胜地转了一遍,这使我这当家长的也受了一次“美国历史主义教育”。常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为傲的中国人原先以为美国是个没多少年历史可谈的新国家,而陪女儿参观一圈之后我发现就在我们所住的这个小市镇也居然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尽管不能与中国之“古”相比):出过两任美国总统和若干名人,还是美国第一条商用铁路和第一个炼铁作坊的所在地,当我看到美国这个先进国家的大工业竟然是在某家后院的一堆石块中诞生,真是感慨万分!我很感谢学校的老师不仅给学生们还为他们的家长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女儿及其同学们的成绩而吃惊:女儿的一篇图文并茂的报告简直象本市历史名胜旅游指南,得到老师同学和校长的一致赞扬,后来还被一位当中学老师的朋友拿去为其学生当范文;女儿选了以美国第二任总统阿达姆斯命名的一栋历史建筑做模型,起先我们真发愁她怎么做得出这座有三个尖顶模样复杂的楼房,让她选个建筑结构简单点的来做,她却非要知难而进!也亏她想得出用硬纸板造房子,剪开透明的塑料可乐瓶当窗玻璃,虽然当父母的也得为孩子搭把手,我帮她刻纸板以免她割了自己的手,她爸用上修房子的建筑材料为她的作品腻缝儿,但所有构思设计造型上色都是女儿所为。全校四年级四五十名学生的作品摆满了图书馆,象个建筑造型展览。孩子们不是苦读书本而是通过身心投入的感性过程了解了历史,也增加了对住区的感情。看到这些,你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以启发创意实践为主的教育方针确有其成功的一面。


做完人文历史又做地理,接下来的一个课题项目,老师让全班学生抓阄,在美国五十个州中每人选一个州立项。女儿抓到个“内不拉斯加”,我们起先甚至不知道这地方在哪儿--原来是位于美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州,地广人稀,无什么引人之处,也就更难把课题做得生动有趣。女儿为没抓到她感兴趣的州而扫兴,但也不得不跑图书馆借书,回家后为完成课题工程而努力。这次老师发了一张单子,列举每做一件可得几分(如画州花州鸟州旗每个一分,写份旅游指南或报告三分,做个景视箱四分,绘制地图三分等),每人可选做若干项但一定要凑够三十分。这项课题完工后女儿分了几天才把一堆产品陆续送到学校。我们觉得这些项目真使学生及家长学到不少东西,首先若不是她的地理课题,我们可能永远不会了解有“玉米皮州”之称的内不拉斯加这类土得掉渣也相对较穷的州,但现在我们全家都希望有朝一日去看看那里沙丘农田牧场的田原风光;其次是 锻炼了孩子们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每人一州彼此之间无法互相抄袭借鉴,为搜集更多资料得去图书馆查阅,使他们从小学会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再者每个课题项目都离不开美工制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美术修养,为了把一个没什么特色的州弄得美观有吸引力,十岁的女儿真没少动脑筋,她做的产品地图是立体的,在州地图上粘上立体雕塑:有的是她现有的猪牛马鸡等小玩具,也有她自己用胶泥捏的玉米鸡蛋牛奶罐,还有用树枝枯草做的麦子捆干草堆油井架等。


女儿五年级时进了全市小学试验中心,即为好学生设的强化班,所做的课题就更深入而多样,题目也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制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自主创造性。女儿的课题从人类未解之谜、智能游戏设计、到法国印象派画家蒙纳、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等, 她从做课题的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有许多我们家长也不知道。记得在试验中心学生成就展示时,该班教师说:“一些学生甚至用了我都不熟悉的技术,如电脑网络、电视录像、声光控制等来做复杂的选题,因此我都自愧没有资格为他们评分。”但毋庸置疑,学生们的成绩是来自老师有效的启发培养。

 

少留家庭作业 培养实干能力


美国的学校每日家庭作业很少,象小学校规定:周一至四每天的作业量不能超过二十分钟,而周末和节假日则不留作业。开始我们真觉得这是惯养学生的懒惰,每天的作业一做完,孩子们就是玩或者看电视。但自从女儿开始作各类课题项目,我们发现这是一种更灵活的家庭作业方式。课题交工的周期一般较长(三至八周),但要做得好还得学会安排时间。我那十岁的女儿还是不太会抓紧时间,往往前松后紧,到截稿期的前一晚常忙到半夜睡不成觉,我们家长也得陪着,让她做简单点她又不肯。我们便告诫她下次接受教训早些完工。


从小学就做的“课题”是美国式教育中一种培养全面技能的方法,上中学后这类项目更多,而且更加与社会或科学实践相结合,或者得走出门去做社会调查,或者需经过周密的科学实验得出结论,许多选题老师根本没讲过,全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象美国每年举行的高中生西屋科学奖竞赛,都是学生们各显其能,有些项目还创造了专利或被实际应用,而中学老师往往已指导不了学生的这些课题,因此学生要自己去找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请教或联系大学公司或医院的试验实做试验,许多学生是以自己为这些单位做义务工作来换取动手经验和设备使用权的,因此在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联络能力。因此美国很少有“高分低能”的学生。


女儿在四年级的一年中人文史地方面的知识大增,我们不再因数学进度慢而怪她的老师,而是觉得这位胖胖的女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颇有可取之处。并开始体会到,每年换老师虽有弊也有利,可以让学生适应不同的教育方法,从不同的师长那里吸取多方面的知识。据说这种方式的另一目的是让老师学生都结交更多的人,因此 每年升级时不光换老师,同年级几个班的学生也要打乱重新分配,孩子们每年都会有些新同学。美国人的观点是,如果学生们总对着同一张老师的面孔会感到厌倦而影响学知识和抑制创造力,而老师和学生相处太久也会因成见较深而不易给予公平评价,有时一个老师教不好的学生换了老师后会有改变。也许是从小有这种环境,美国人与不同人交往的能力较强。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中美教育方法之差异时指出:如果把教育的全过程分成“教”,“学”,“做”三阶段,那么中国强调的是教与学,而美国注重的是学与做,其实都不够全面,若能二者结合则是最完美的。可能美国的华人孩子在学校与家庭双重影响下,无形中受到了中美混合式的教育,因此学业普遍较为优异。

 

褒贬从不过度 出类切莫拔萃


美国与中国学校的另一不同点是褒贬观。中国人擅于批评也爱表扬,小孩子一上学就在表扬与批评中成长。好学生总受表扬嘉奖而洋洋得意;不争气的学生则老挨批评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连家长都跟着丢脸。美国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老师在公开场合对所有学生以鼓励为主,却很少重点表扬某人,对有问题的学生更是私下指导绝不会当众批评得他无地自容。开家长会是老师与每位家长单独预约,个别交换意见,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只告诉其本人的家长。这种作法与美国人注重隐私权和提倡平等待人尊重人权有关,如果老师对学生批评过份而引起不良后果,家长甚至可以去控告。


如果说当众批评会让人下不来台为少儿造成心理创伤,那么表扬总是好事吧?美国人对此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对某人表扬多了会助长其傲气同时也暗示别人比他差,从这点上讲,公开表扬与批评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会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我们中国家长习惯了国内的一套,总喜欢孩子多受表扬,有时女儿作了很好的课题或画了出色的图画交到学校,我觉得她一定出类拔萃,常会问她老师怎么评价,她回答:“老师说挺好(NICE)。”再问她老师有没有说你的比别人的好,她会不耐烦地说:“老师对谁都说好,干吗要说我比人家好?”她考试之后,我们也会问她是否考了全班最高分,或者班里有几个人全对。她则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别人考得怎么样?”老师总是把考卷发给学生本人却不讲评成绩,如果自己不显示,别的同学也不会问,美国人从小习惯了不去追问别人的私事。时间长了,我们家长也意识到这是美国的一种风格,美国教育从不在学生中做横向比较,而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个性单独培养。因此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并不感到某次考试优秀或得了项奖就高人一等。女儿每次得了奖回来从不炫耀,有时还是学校来电话通知我们才知道,问起她当时发的奖状何在?她翻半天才找出张皱巴巴的脏纸,我们对此哭笑不得。不过想来她看轻功名未尝不是好事。


我的美国同事告诉我: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使人们对任何事都可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在学校里,并不一定学习好的学生就被认为优秀而受人敬佩,相反,如果把一个人说得完美无缺则倒有反面讽刺意义,显得鹤立鸡群。青少年最怕孤立,因此也不愿老受夸奖以免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这与中国的习惯真是大相径庭!一些刚从国内来的孩子以往听惯了表扬,来美后发现老师并不总夸自己因而不愉快,便想方设法显白自己讨好老师以换取表扬,不太懂美式规矩的华人家长也鼓励孩子出风头争嘉奖,殊不知这是把孩子送上被孤立之路。我的女儿现在就已经很不愿意听她比别人更棒之类的话,她一点不觉得表扬夸奖是好事。她得过多次绘画比赛奖,令她兴奋的是能得奖金和奖品,而对获奖本身或登报上电视全然无所谓,真是金钱物质第一的实用主义--美式教育的结果。

 

考核能力 测试智商


四年级的学生要参加所谓“加利福尼亚考试”,这种由加州率先进行并推广到全美国的考试,分别在四,六,八年级时进行。这不同于国内的“统考”,而只是一种测试学生智商与能力的考核。女儿考完说“容易得很”,考题看似简单,都是些基本知识,复盖面却极广。有趣的是其评分方法,女儿的总成绩是99%,表示在参加此次考试的一百个人中,她名列九十九人之前,这实际上是最高分,但并不表示她全对。因为如果大家考得都不好,矬子里面拔将军,她还是可以列在其他人之前。这种评分方法可以检核比较学生的基本能力高低,而不会因大家都没得高分而认为所有学生都无能。美国的许多考试,如初中生的SSAT,高中生的SAT等都是这样评分。美国没有升高中或上大学的入学考试,但SSAT和SAT却是好高中和大学录取学生时需参考的重要成绩,如果学生能名列百分之九十几人之前,显然是个人才,进名校得奖学金都有门。


我女儿只是四年级小学生,这次考试成绩好给她带来的益处是,五年级时可以到全市的小学试验中心每周上课一天,接受专门为高能学生设置的课程培训。这机会对我们中国家长来说当然求之不得,但学校还是发了封信征求家长同意与否的意见,据说还真有美国家长不愿让孩子接受强化学习,以免使孩子负担太重,而老师只能建议却不能命令学生去上高能强化班。我对此颇有感慨:人说如今在中国当小学生很累很苦,可我觉得在美国当学生实在是太享福,学校和家庭都不能施加压力,孩子们能自觉学习吗?然而美国确是个平均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可博士教授们不会算帐也是常有的事。女儿上了试验中心之后, 果然抱怨说那里功课太多太难,老师也要求很严,因此她表示不喜欢去。对孩子的这种情绪,我们家长得说服引导,不能让她感到有太大压力,不然她可能故意不好好学习以便让试验中心把自己淘汰掉。当她逐渐适应了那里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交了一些新朋友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也说不上这类试验中心是否真能对促进孩子们学习有显著效果,但总是让孩子多接触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开扩他们的眼界与思路有益。

 

家长参与管理 学生为校谋利


美国学校还有一个特点是家长要参加学校管理。每个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成员都由家长本人自荐再经民主选举,还加上校长和教师代表。此委员会每月开碰头会一次,讨论从管理教学募款到改善设施课外活动的一切学校工作,并反映家长意见,监督校长教师是否尽职。参与的家长全是尽义务,但对学校政策却有很大影响。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还是门外汉,觉得管好自己的孩子就行了,很少有人愿意参与学校的工作,因此有时华人学童的特殊要求得不到反映,华裔作为整个族裔也遭忽视。


还有的华人家长甚至反对孩子参与学校活动。美国学校确实常变着花样让学生和家长出力出钱:一会办家庭共建活动,其实是让父母们去学校义务劳动;一会搞义卖,家长们做了糕点拿到学校去卖,买主又都是学生,收入则归学校;一会让学生做推销,学校可从销售额中获得部分利益。这些都是想方设法为学校募捐,有些中国家长对此很反感,认为学校是想法赚学生的钱,因此自己不参加也拒绝孩子参与这些活动。然而,募捐和义买是美国通行的社会活动,不愿参加这类活动者被认为不肯为社会做贡献,拿国内的话来说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当然不是种好名声。你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再优秀,如果在这些社会服务中表现很差,仍会被瞧不起。正如前面所说,美国人佩服的不是学习好的人,而是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人。从做家长的角度来说,或许你不赞成这类商业气十足的作法,或许你舍不得自己的金钱和力气,但却应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使孩子体会到父母会支持自己做好每件事,不能给他们泼冷水以至受人歧视。家有学龄儿童的家长,除了操心子女学习外,还得多少管些这类“闲事”。


万圣节是孩子们喜欢的节日,低年级班的学生们会在学校举行化装派对,五年级的女儿已是高年级生了,回家通告说他们不再搞那些小儿科而是要作个集体课题,十月底万圣节那天需要家长去学校帮忙或贡献个大南瓜。我想无外乎就是装饰美国流行的南瓜灯--万圣节正逢秋季,将收获的南瓜掏空并刻上镂空嘴脸图案,内中点电灯或蜡烛作为节日装饰。可我们到学校时发现,老师们正利用南瓜向学生演示浮力原理,两个班学生分为十组,每组都自备一个大小不同的南瓜,那么南瓜的大小是否影响浮力呢?外面纹络是否与内部瓜子多少有关呢?大家动手来试验。因为要动刀具刻南瓜,所以每组必须有位家长监督,我相信这些刻过许多南瓜灯烤过无数南瓜饼的爸爸妈妈们恐怕也是第一次将装饰南瓜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家长为学校服务也是个自己学习的过程。


孩子在美国上了几年学,我们家长也跟着学到了不少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



作者楼兰。本文选自“楼兰 LOU Lan华夏文集”。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订阅本公众号查看更多内容。点击本文右上角“视角”链接进入首页再点击“关注”即可订阅。订阅后回复“申请”可收看:

- 写好大学申请个人陈述的诀窍;

- 应对“奇葩”申请文章的“奇葩”攻略;

- 如何正确选择暑期项目;

- 如何在招生面试中展现最好的自我;

- 大学申请推荐信实用攻略;

- 孩子上大学,父母要找招生顾问吗?

 

回复“教育”可收看:

- 对教育目的最深刻和理性的阐述;

-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 何谓好大学;

- 美国顶尖大学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

- 中国教育的死穴和申请美国名校的命门;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回复“择校”可收看:

- 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择校决定;

- 观美剧识大学——加州理工是你的“菜”吗?

- 学校那么多,到底怎么选—大数据告诉你;

- 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招生哲学;

- 眼见为实——凌晨的芝大图书馆。

 

回复“人物”可收看:

- 他不经意拯救了全人类,但99.99%的人不知道他是谁;

-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求学生涯以及金融学发展沿革;

- 沃伦•巴菲特非同寻常的教育经历;

- 她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

- 影响人生轨迹的一次晚餐。

 

我们是教育信息分享公益平台,欢迎各位关注订阅、提供内容或参与翻译工作。读者如有任何问题与建议,均可通过回复本号留言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